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娛樂圈 正文

            傳統藝術逢盛世 稀有劇種迎春天

            作者:admin 時間:2023-09-27 09:07 點擊:
            導讀:

              ——山西省首屆稀有劇種展演綜述

              山西素有“中國戲曲的搖籃”之美譽,現存38個劇種,數量位居全國之首。其中有31個稀有劇種,它們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分布于山西各個區域。

              近日,山西省首屆稀有劇種展演在太原舉辦,全省31個稀有劇種全部亮相,享受稀有劇種公益性演出補貼的66個院團悉數參加。此次參演人員300余人次、觀演達5000余人次,是山西稀有劇種一次最大規模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對各地傳承保護稀有劇種扶持政策落實情況的全面檢閱。

              好戲連臺展風采

              此次展演肩負“保護稀有劇種,一個都不能少”的責任和使命,由山西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歷來對戲曲工作非常重視。宏觀上,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出臺《關于實施山西省戲曲傳承發展振興工程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支持和指導戲曲工作;實踐中,從不同側重出發,舉辦各類戲曲展演活動,以具體措施推動山西戲曲事業的繁榮發展。

              此次稀有劇種展演參加的劇種小眾、劇目繁多,民營團體又居多數。為保障省級活動的高水準,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以及相關承辦單位組成展演工作機構,設立6個分工明確的工作組,有力保障展演順利成功。

              6場展演、1場精粹劇目演出中,參演單位既有國有院團,又有民營團體。傳統戲與現代戲交相輝映,老藝術家與戲曲新人同臺演出,專業演員與業余票友現場競芳。展演內容豐富多樣,演出劇目選段80多個,既有人民群眾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傳統經典唱段,又有新創劇目的優秀選段,展現了古老劇種的藝術生命力。

              不論是曾經活躍于祭神賽社活動中古老的戲曲劇種——山西賽戲、鑼鼓雜戲,還是左權小花戲、河曲二人臺、鳳臺小戲等以載歌載舞表演見長的地方小戲,抑或是孝義皮腔、曲沃碗碗腔等由皮影戲、木偶劇發展演變而來的劇種,每個劇團的演員都拿出看家本領,在這個專為稀有劇種搭建的大平臺上展示各自的風采。

              專家面對面把脈

              本次展演不評分、不設獎,但對每個參演團體來講,比獲獎更重要的是,獲得了一次同省內戲劇界資深專家面對面座談研討的機會。

              展演期間,組委會邀請山西省稀有劇種梅花獎獲獎演員、山西戲劇名家及資深學者組成強大的專家團隊,按日程分組負責,演出前審核劇目、走臺中現場指導、演出后及時點評,為所有參演劇目把脈問診。專家從劇本、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提出具體的指導建議,張智、郭明娥、張彩平、苗潔、賈菊蘭等藝術家親自上臺示范指導,現場糾正,在細節上較真,極大地提升了參演劇目的舞臺呈現水準,演員們受益頗多。

              參加展演的很多都不是專業演員,但他們懷著一份對戲曲的熱愛、對藝術的執著,堅守在三晉文化的第一線。他們格外珍視這次參加省級展演的機會,演出之余,認真觀摩其他院團的演出,互相交流學習心得。

              本次展演中,專家最為擔心、呼聲最高的是稀有劇種和大劇種的同質化問題。他們提出,稀有劇種最重要的是其藝術特色,失去特色,也就失去劇種本質,因此稀有劇種演出院團在今后的發展中,首先要守正,堅守本劇種最獨特的藝術風格,做到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同流不同化,融匯其他藝術為我所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傳承發展。

              參加演出的80多個劇目選段中,有一批優秀劇目受到觀眾好評,被專家高度肯定。經過三代藝術家精心打磨的耍孩兒劇目《豬八戒背媳婦》,舞蹈編排巧妙,歌舞并重,表演詼諧幽默,唱念俱佳,人物表現栩栩如生,藝術性、觀賞性兼具,被專家樹為山西省稀有劇種院團整理改編傳統劇目最為成功的范本之一。

              除襄武秧歌《小二黑結婚》、沁源秧歌《小二姐夢夢》等各劇種的優秀保留劇目,本次展演中還涌現出沁源秧歌《幸福新生活》、河東道情《幸福社區綻新容》、鳳臺小戲《縣長遛牛》、臨縣道情《呂梁護工》、晉南眉戶《焦裕祿》等反映現實生活、謳歌時代新風的劇目。

              傳承可期有未來

              此次展演中,人們欣喜地看到,許多過去都是由農村業余自樂班演出的稀有劇種,都被當地的專業劇團承擔了劇種的傳承責任。如鑼鼓雜戲,自形成以來一直是當地農民參與演出,從未成立過專業劇團。隨著老藝人慢慢減少,社會發展帶來劇種生態環境的改變,鑼鼓雜戲多年來幾無發展,極度萎縮,后繼無人,瀕臨消亡。近幾年,當地政府為對其實施搶救性保護,將其歸入臨猗縣眉戶劇團,培養專業演員學習鑼鼓雜戲,承擔保護責任。

              此外,山西賽戲、平陸高調、晉中弦腔、鳳臺小戲等劇種,已融入當地專業劇團,一團兩劇種或多劇種,由專業劇團承擔保護傳承的重任。稀有劇種由業余向專業化發展,藝術水準得到很大提高,也解決了無人傳承的燃眉之急,這對保護某些瀕危的稀有劇種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一直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稀有劇種傳承保護工作,有關部門通過繁榮精品創作、舉辦節慶展演、開展惠民演出、加強非遺保護、加大人才培養等一系列舉措,多措并舉,多管齊下,讓全省的戲曲劇種活起來、傳下去。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山西省瀕危戲曲劇種搶救工程工作方案》,結合文化和旅游部瀕危劇種公益性演出扶持辦法,每年統籌2200萬元,按照每場補助5000元的標準,購買全省31個稀有劇種的公益性演出服務,扶持力度之大居全國前列。

              據悉,首屆稀有劇種展演之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稀有劇種的調研工作,針對發現的問題,加大人才培訓和學術研究力度,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優化扶持辦法,并定期舉辦全省稀有劇種展演,以展演促發展、以活動促繁榮,不斷提高稀有劇種的生存力、影響力,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于小軍 張秀娟)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fjycit.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丰满少妇无吗视频激情内射|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麻豆| 99热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66|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