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典唱段再現一代宗師風采
復排版《羅漢錢》劇照。 (上海滬劇院供圖)
本報訊(記者王筱麗)為紀念丁是娥、王盤聲、楊飛飛誕辰100周年,70歲的上海滬劇院昨晚起連續三晚在宛平劇院推出《羅漢錢》《碧落黃泉》《“滬韻飛揚”楊飛飛紀念演唱會》,再現滬劇一代宗師的風采。據透露,經典唱段加上名家青年演員薈萃,這三場演出受到了大量戲迷的關注,開票后兩周內幾近售罄。
“前一天晚上排練到十點多,今天下午一點又開始了。”上海滬劇院青年團團長、《羅漢錢》中“張木匠”的扮演者吳爭光演出前對記者表示。滬劇“丁派”創始人丁是娥在舞臺上演活了形形色色的婦女形象。《羅漢錢》的女主角“小飛娥”是她在新中國成立后塑造的第一個勞動婦女的形象,她成功把握了人物性格基調,“回憶”“燕燕做媒”等唱段也隨著這部劇的成功傳唱至今。為了紀念這位滬劇藝術的代表性人物,上海滬劇院今年復排經典劇目《羅漢錢》。
復排版中,滬劇名家程臻擔綱“小飛娥”。“這次的表演盡可能地朝丁老師靠攏。”為了抓住大師的藝術精髓,程臻反復觀看了丁是娥主演的黑白電影版《羅漢錢》。“最高級的境界就是沒有表演的表演,沒有刻意演唱的唱。”雖然該電影距離現在已過去了一個甲子的時間,程臻依然贊嘆于丁是娥生活化、不露痕跡的演技,“能夠以這部戲向滬劇前輩致敬,是一件非常幸福和幸運的事情。”
作為上海滬劇院第一任院長,丁是娥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融合了兄弟劇種的藝術特色,加以大膽革新,發展及創造了“快流水”“反十字調”等滬劇新曲調,將“反陰陽”曲調發揚光大,形成了婉轉優美、綺麗多姿的藝術特色。丁是娥晚年主動淡出舞臺,傾注全力培養滬劇新一代,為滬劇之后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根基。
被譽為“上海的聲音”的滬劇是上海地方劇種,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上的滬劇名家眾多,開創了自己流派的名家還有“王派”創始人王盤聲、“楊派”創始人楊飛飛等,他們為滬劇傳承留下了寶貴財富。為紀念滬劇宗師王盤聲誕辰100周年,舒悅、吉燕萍、徐響響等將于今晚帶來《碧落黃泉》。《碧落黃泉》上演至今已經近80年,最早由王盤聲、凌愛珍、王雅琴主演。該劇是滬劇西裝旗袍戲的代表劇目之一,其中由王盤聲創腔的“志超讀信”,從在滬劇舞臺上出現后便引起轟動,當時的上海街頭巷尾人人傳唱,成為當仁不讓的流行唱段。演出中,00后青年演員徐響響將帶來這一名段,“這段賦子板十分考驗功力,半點含糊不得。”為了演出,徐響響近期嘴里心里都在反復“盤”唱段,“是動力也有壓力,希望讓觀眾聽得過癮”。
《“滬韻飛揚”紀念演唱會》將為三天的演出畫上句號。楊飛飛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吸收了越劇、錫劇、評彈、蹦蹦戲等劇種的精髓,創造了以柔和為特色的“楊派”,其唱腔樸實無華、委婉親切,十分講究感情的真摯細膩。演出中,孫徐春、華雯等名家將唱響《孤島血淚·楊八曲》《茶花女·花盟》《龍鳳花燭·月下思梅》等膾炙人口的唱段。
隨便看看:
- [娛樂圈]喜劇電影《二手杰作》定檔 于和偉、郭麒麟首演父子
- [娛樂圈]51部新片定檔待映 全年電影票房可望突破500億元
- [娛樂圈]蔣雯麗劉曉慶林心如,3位中年女星和小花搶飯碗,丫頭教永不消失
- [娛樂圈]《群英會》推出國慶特別節目 24小時真實體驗 致敬“火焰藍”
- [娛樂圈]56歲金龜子惹爭議!主持網紅貓七七婚禮穿短褲,鞋底厚得如踩高
- [娛樂圈]文章新女友被指撞臉姚笛,網友:他還是忘不了她?
- [娛樂圈]《星際寶貝》真人電影主演公布,計劃上線迪士尼 Disney+
- [娛樂圈]京劇青年英才 奉上連臺好戲
- [娛樂圈]《永安鎮故事集》上映 黃米依演繹老板娘的女明星夢
- [娛樂圈]這部入圍戛納的青年導演新作,好笑得不像文藝片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