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頭條 正文

            以科技創新拓寬“大動脈”、加快“微循環”――當前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科技創新觀察

            作者:admin 時間:2023-05-23 11:18 點擊:
            導讀: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以科技創新拓寬“大動脈”、加快“微循環”――當前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科技創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王聿昊、張驍

              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加快推動交通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賦能支撐。當前正值全國科技活動周,交通領域有哪些新的科技成果?智慧交通如何服務民生?科技創新如何更好進行助力?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拓寬“大動脈”,交通建設“硬技術”大幅提升

              伶仃洋上,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流入深中通道萬頃沙互通匝道橋,深中通道S06標全線822根樁基全部完成澆筑。深中通道這一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距離實現項目完工又近了一步。

              連接深圳與中山以及廣州南沙區的深中通道,既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也是科技含量極高的工程項目:擁有包括“巨型鋼結構智能生產線”“強臺風區超大跨懸索橋抗風御災技術”等國內首創和國際領先技術,為中國式交通現代化發展貢獻新方案。

              過去十年來,交通科技創新實現了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持續拓寬“大動脈”――

              建成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川藏鐵路拉林段、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一批超級工程,基礎設施建造“硬技術”世界領先;

              京張高鐵成為世界首條時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鐵,自動化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在用新能源汽車規模世界第一,智慧、綠色等“新動能”持續發力;

              建成各類科研和科普平臺超過200家,現有國家和行業交通運輸標準近4000項,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等“搭平臺”工作穩步推進……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造和裝備制造技術大幅提升,智慧、綠色技術廣泛應用,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取得了一批標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了有力支撐。

              加快“微循環”,服務生活“軟實力”持續加強

              “掃碼乘車”“掃臉登機”已是人們出行遇到的常態化科技,而“掃掌過閘”,你聽說過么?日前,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推出“刷掌乘車”服務,乘客在自助售票機錄入“掌紋”,完成相關協議和信息授權等即可“刷掌”通過閘機。在手機沒電、未攜帶現金的情況下,“刷掌乘車”為乘客便捷出行提供了新選擇。

              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運營服務管理部部長張文強表示,“智慧地鐵”是當前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一大方向,目前已融合5G、人工智能等技術,未來將有更多“黑科技”,實現從“人適應地鐵”到“地鐵適應人”的轉變。

              百度“蘿卜快跑”于今年3月取得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首批“無人化車外遠程階段”示范應用許可,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覆蓋北京、武漢、重慶;由菜鳥主導的RFID(精準射頻識別技術)可快速對大量貨物進行掃描盤點,廣泛應用于服裝、食品、物流等領域……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數字經濟、新基建等戰略深入推進,我國交通設施和裝備智能化、運輸服務多元化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服務生活的“軟實力”持續加強。

              與此同時,人們的出行方式和貨物運輸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共享單車、網約車、定制巴士等新業態滿足人們多樣化、差異化出行需求;鐵路、民航形成全國聯網售票能力,ETC技術廣泛使用;“互聯網+城市配送”模式快速推進……

              “當前,我國綜合交通呈現出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的趨勢,自動駕駛、智能航運、智慧物流、交通大腦等新業態層出不窮,智慧交通展現出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科技創新發展處處長汪水銀說。

              促進數據流動,助力智慧交通發展

              交通運輸是科技創新與現實發展融合的重要場景,但智慧交通發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多重挑戰。

              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剛剛起步,不少行業運轉的背后需要多套系統支撐,但這些系統的數據卻無法形成有效連接,很難以數據驅動實現交通系統的“進化”。

              “數據流動是交通行業‘數實融合’的內生要求,智慧交通建設一定要促進數據流動,打破多年來形成的‘數據孤島’問題?!苯煌ㄟ\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說。

              西安工業大學校長趙祥模認為,交通企業擁有更多運營業務數據、交通流數據等,互聯網科技企業則側重積累用戶數據和手機定位數據等,可以在不泄露用戶隱私的情況下,對這幾類數據進行深度共享和融合,開發出更好的智慧交通產品和服務。

              與此同時,地圖導航、手機購票、智慧物流等交通領域的應用服務已經改善了人們的出行體驗,但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前沿技術應用仍處于示范測試階段,投資、運營、極端場景應對等尚未清晰。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何勇表示,可嘗試建立城市級和區域路網級的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大力提升示范區內智能路側設備建設和傳統交通工程智能化升級,同時保持產業政策的持續性支持,不斷對相關產品和技術進行迭代優化?!爸挥熊囕v和基礎設施的智能化網聯化都提升上去,社會大眾對于智慧交通的感受才能更明顯?!焙斡抡f。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fjycit.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小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99re6这里只有精品|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国内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第一页第一页|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人妻偷人精品成人AV|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