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房地產政策迎來調整優化
近期,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輪密集的政策調整。上周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該政策被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當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和住建部還出臺了《關于延續實施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繼續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條件,對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加上此前,延長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實施期限等政策的明確,以及有關部門多次發聲將指導銀行調整存量,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整優化的節奏不斷加快,信號日趨明顯和強烈。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態勢,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在經歷了一輪短暫的“小陽春”之后,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等指標出現下滑,市場信心受到沖擊。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作出研判,并提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隨后,各地各部門迅速跟進,對房地產相關政策進行新一輪的具體調整優化。
目前,作用于房地產市場的限購、限售、限貸、限價等政策均傳遞出邊際調整的信號。相較于此前政策在供給端的種種調整優化,各界預期,此輪著眼于消費端的政策調整,將為市場帶來更明顯的提振。
以此次“認房不認貸”政策為例,政策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這將使更多購房人能夠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降低購房成本。
在對過去各種限制性措施進行調整優化的同時,信貸、稅收等相關政策也在加強協調,一系列降低交易成本的政策不斷加碼。各界預期,政策的協同發力,將更全面和有效地疏通房地產消費鏈條,進一步滿足和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以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為例,政策明確,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該政策與“認房不認貸”疊加,將進一步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更好支持換房需求釋放。
但也應看到,此輪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整優化,主要是對以往針對市場過熱而采取的各種限制性措施進行的。而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問題,并非全部來自這些限制。
歸根到底,房地產市場實現平穩健康的發展,離不開需求充分合理釋放、供給品質不斷提升以及供需更好的匹配。而這有賴于經濟基本面的整體改善和住房體系的結構性改革。相信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房地產市場也將進一步企穩回升。
隨便看看:
- [動態]“五一”假期遼寧文旅市場持續火爆 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140.
- [動態]首套與二套房貸利率差持續擴大 專家建議降低改善性需求置換成本
- [動態]福利多、機會大、題材新 書旗小說啟動“大國科技”征文大賽
- [動態]6月份70城商品房售價環比上漲個數減少 專家預計房價走勢將逐
- [動態]京投發展:用創新突破限制,TOD開發需二次價值創造
- [動態]政策效應釋放 上海樓市成交回暖
- [動態]全面落實參保女職工三孩生育保險待遇 確保應享盡享
- [動態]完善租購并舉發展模式 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
- [動態]商業銀行積極對接房地產項目“白名單” 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
- [動態]金融加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